掃碼去點贊
作為一個非科班出身的項目管理人員,在工作后,尤其是有兩個娃之后,在家里是承上啟下的角色,在單位是業(yè)務骨干,加班加點也是常態(tài)化的工作模式。有時候并非都是主觀上懶惰使然,生活中的瑣事讓自己也是暈頭轉向,有點空閑時間也想娛樂娛樂來放松放松,也是人之常情。
寫下這篇短文,是想讓計劃通過這個考試來實現(xiàn)自己目的人,不要放棄(任何人參加任何考試都是有目的,純粹為了興趣愛好,對于這種人,只能一笑而過了)。
以前在基層工作的時候,工作性質與這個考試感覺太遙遠,也沒什么關系。來到機關后,從事了專門的項目管理,特別是運維項目管理。通過自己的努力也使得這項管理工作實現(xiàn)了從無到有的轉變。先后主筆出臺了機關的運維項目管理辦法、經費預算申報實施細則、項目執(zhí)行及驗收實施細則等文件,并主持開發(fā)了專門的運維項目管理系統(tǒng),基本實現(xiàn)了運維項目管理的制度化、規(guī)范化、信息化管理,雖不敢以專家自稱,但確實通過實操的鍛煉,對運維項目管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。
一開始,自己主要是從事科技項目管理工作的,對應的有信息系統(tǒng)項目管理管理師(以下簡稱高項),一看書有點厚愛啊,有點犯怵。一次偶然的機會,領導讓我調研局里的運維項目管理,并主筆寫了一篇關于局里運維項目管理的調研文章,受到了局領導的認可。水到渠成,我的工作范圍擴展到了運維項目管理,為了寫好相關文件,也是頗下了一番功夫的,這個過程中接觸到系統(tǒng)規(guī)劃與管理師(以下簡稱系規(guī)),書中的很多內容確實是我實際工作中需要的,一看教材比高項薄了不少,就下定決心考這個了,一個確實因為需要,另一個就是感覺內容少些。以下說說自己的備考經歷。
2018年上半年考前買了兩本書(教材和32小時),那時孩子小,單位離家也比較遠,說是要參加軟考,其實,最后,上考場的時候,基本是一頁書也沒看,結果還是真有點出人意料,上午32,下午一個23,一個48,論文竟然考過了,有點出人意料,后來,我仔細思考了一下,或許我確實做過項目的管理,也沒有按照什么模板、套路,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的,還有一個原因或許就是字寫的還湊合吧。這樣改卷老師手下留情,就讓我過了。
18年的考試結果,我當然完全能夠接受的,畢竟基本是一頁書都沒看,純裸考的,所有的就是自己平時的那點積累了。19年上半年的時候,倒是認真的看過一段時間的書,教材和32小時基本都過了一遍,真題也是隨心所欲的做了做,確實沒有認真做過。感覺還是信心滿滿,感覺自己這次能過了,這次的成績確實也有點提高,上午41,下午49,49。有點遺憾上午的客觀題沒有過。這個時候單位的技術系列套改,在社會上通過高級考試,可以直接套一個副高,這個確實有點讓我后悔不已,如果當時過了,不是可以直接套一個副高的職稱的了嗎。
2020年因為疫情,軟考也停止了一年,當然,也沒有認真復習,倒是很慶幸可以不用參加考試了(一年一次機會,復習沒復習都想考考,試試。),這樣可以有更多的復習時間,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這是各自欺欺人的理由,就是到2021年考試,也還是沒有認真復習的。
2021年軟考再次如期開考,理所當然要報名的。因為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副高考試,所以,似乎動力有點不足了。當時就想就算沒有這個,通過單位的副高考試也是一樣的,這又是在給自己找理由了。單位的一個哥們說,上次差點,這次一定要過(人家過了高項,雖然也是考了好好幾次的),只要把書認真看兩遍,肯定能過的。也許是受了人家的鼓勵,自己確實下定決心要這次要過了。這個時候接觸到了信管網和**網,當時就下載兩個app。這兩個以培訓為目的的商業(yè)軟件,既然是生意,肯定就是希望能報人家的輔導班了,因為沒有急需的壓力,輔導班我都沒有報。確實注冊了會員,可以看每日一練。
談一談兩款軟件吧,信官網app的習題,每日一練和下午的練習題,感覺很多題出的有點偏了,做了幾次之后,感覺不是真題的路子,后來,做的相對也就少了很多,但信管網的寫作相對比較好,2019年的寫作題基本是中標了。**網的模式和信管網的類似,每日一練、簡答和寫作業(yè)也都有,但簡答和寫作都是付費的,每日一練的題相對符合真題的模式,以歷年的真題為主,試題解答做的比較好,比信管網的好。后來,**網的每日一練,我基本能全部的答對了。考前的時候,通過分享三個朋友,可以看看**網的模擬題,這個模擬題確實有用,有兩道簡答題基本與2021年的真題有很多雷同的地方,由于沒有認真做,答案記得不是特別熟。信管網的考前寫作預測投票被取消了,那個投票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??记?,結合信管網的預測,我參考網上的作文模板,自己加工寫了5篇文章,部署實施、運營管理、持續(xù)改進、質量管理、團隊管理,結果實際就考了質量管理,說實話,質量管理當時雖然是寫了范文,但確實沒有認真誦記,寫的時候有點懵,但整體的框架及寫作的方法,還是有掌握。
2021年高級系規(guī)考試也是如期舉行了,當時考完還真是沒有任何把握,感覺自己復習的仍舊不充分,最后結果還算理想,上午51,下午46,53,當然這個分數(shù)與學霸和考試大神比,無法比擬的了。
軟考畢竟不是全國性選拔考試,也并不是以難倒大家為目的,面向工程,面向適用,夠用為主。試題的難度并不大,關鍵是核心東西要了解和掌握。只要堅持,并能做到持之以恒,保持一定的強度復習兩個月的時間是足夠的。
關于輔導班,如果想一次性通過,并且這個證書為自己所急需,可以考慮報輔導班。不是這樣的話,認真復習,做好真題,至少不看參考答案每次的準確率在70左右,應該是夠用了。
考試的時候發(fā)現(xiàn),考場上社會人居多,大家的經歷或許有類似或雷同的地方,堅持住、不主動放棄,不半途而廢,我覺得通過考試的可能性是很大的。
全部回復